• <button id="qeomk"></button>
  • <input id="qeomk"><legend id="qeomk"></legend></input>
  • 以史鑒今 資政育人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將帥風采

    劉伯承的晚年歲月
    來源:《黨史博覽》2022年第5期  作者:羅元生  點擊次數:


     劉伯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時期從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參加了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劉伯承一生指揮了多次戰役戰斗,屢建奇功。紅軍長征途中,在后有數十萬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險的情況下,許多人怕部隊過不了江,毛澤東卻風趣地說:“朱德同志說,四川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么會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劉伯承果然不負眾望,使大軍安然渡江。晚年,劉伯承身體一直不好,長期在醫院住院治療,但他心憂天下,壯心不已,深得全軍上下的尊敬和愛戴。

    1958年5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錯誤地批判了軍隊工作中的所謂“教條主義”,劉伯承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1959年9月,他出任中央軍委戰略小組組長。圖為劉伯承在學習馬列主義
    ■“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劉伯承同志有大智大勇,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一貫以自我犧牲的精神,主動承擔最困難、最危險的任務,臨危不懼、臨難不茍,赴湯蹈火,義無反顧。他以無產階級軍事家的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藐視一切貌似強大的對手,駕馭戰局的發展變化,奪取主動,戰勝強敵。在幾十年的戎馬生涯中,他身經百戰,先后負傷九處之多?!?986年10月16日,胡耀邦在為劉伯承致的悼詞中這樣評價。
      在戎馬生涯中,劉伯承先后負傷9處,是十大元帥中受傷次數最多的一位。葉劍英曾詩贊劉伯承“遍體彈痕余只眼”。陳毅亦詩稱:“彈觸一目眇,槍傷遍體瘢?!?/span>
      晚年,劉伯承曾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但從不講戰爭的事,甚至不看戰爭片及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一想起戰火紛飛的歲月,他就有種難言的感覺。而有件事卻是他津津樂道的,那就是辦學。
      19491020日,在軍委組成后的第一次會議上,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就在關于軍事問題的報告中透露出重要信息:軍委正在籌備陸軍大學。時任西南局第二書記、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劉伯承,得知消息后給中央寫信,提出: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最難的是干部的培養。我愿意辭去在西南擔任的一切行政長官的職務,去辦一所軍事學校。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年齡這么大了,還是讓我去辦學校吧!
      劉伯承早在1927年便赴蘇聯留學,先后在蘇聯高級步兵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是學院高才生?;貒笤沃袊嗣窨谷哲娬髮W副校長,兼任過中原軍區、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校長和政治委員等,有豐富的治校育才經驗。
       經過慎重考慮后,毛澤東同意了劉伯承的請求。
       1950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陸軍大學籌備委員會,指定軍委軍訓部部長蕭克為籌委會主任,當時主要工作是選擇校址。9月,聶榮臻向毛澤東呈送關于陸大選址問題報告,毛澤東批復:“同意陸大設在南京?!?1月16日晨,周恩來將《關于創辦軍事學院的意見》送毛澤東、朱德、劉少奇。毛澤東對此表示同意,要求首先要把軍事學院辦好。
       11月21日晚,劉伯承乘火車赴南京,隨即投入緊張的建校和教學準備工作。11月30日,軍委任命劉伯承為軍事學院院長(1951年2月4日兼任政治委員)。195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原國民黨政府國防部大院舉行成立典禮。毛澤東親筆題詞:“努力學習,保衛國防”。同年5月30日,軍事學院空軍系、海軍系正式成立。至此,軍事學院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培訓陸軍、海軍、空軍中高級指揮員的綜合性高等軍事學府。1953年2月22日,毛澤東從安慶乘“洛陽”號軍艦抵南京。次日,毛澤東讓劉伯承和總高級步校校長宋時輪,到他下榻的省委招待所,分別匯報院校情況。因劉伯承在上海治療眼疾,改由陳伯鈞、鐘期光代為匯報。毛澤東聽了匯報后,意味深長地說:“延安有個清涼山,南京有個紫金山?!?/span>
      建校之初,百廢待興,特別是缺乏統一適用的教材。毛澤東對此非常關心,要求:“軍事學院把師以上的教材,總高級步校把團以下的教材分別負責搞出來,以供給全軍使用。這是一件大事?,F在部隊、學校普遍就是因為沒有教材,感到困難得很?!?/span>
      劉伯承從上?;氐侥暇?,得知這些情況后,立即向全院作了傳達,并召集學院領導和教授會同志,研究落實毛澤東親自交給的編寫教材任務。
      在全院大會上,劉伯承要求各級干部、教員以及工作人員,以南京比延安,以學院比“抗大”,以對黨和軍隊事業高度負責精神,不圖名利,一輩子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最后“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從此,“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這句話,就成了軍事學院干部、教職工的口頭禪,成為他們獻身于黨和軍隊教育事業的座右銘。
      1955年三四月間,劉伯承趁在北京出席會議的機會向毛澤東反映:由于軍事學院學員系不斷擴大,學員人數不斷增加,教員隊伍已出現嚴重缺額。在朝鮮停戰和大軍區改劃之時,本應從全軍選調,但未能如愿。因此,請求批準從軍事學院畢業學員和其他院校畢業學員中選留一批作教員。毛澤東風趣地說:“這個辦法很好,可是,你怎么不早喊呢?”回到南京,劉伯承立即向毛澤東報送了《關于軍事學院情況及提請補充教員的報告》,提出:“為了解決學院教員隊伍嚴重缺額的情況,請軍委授予我一個權力,不管是從哪里來的學員,只要學有專長,能勝任教學工作,我都可以選留作教員?!?/span>
      就這樣,劉伯承胸懷寬廣,不拘一格選人才。
      他派人到北京、南京、上海、重慶等地“訪賢”和“招賢”。不久,10多個教授會和翻譯室及俄文訓練班成立了。20多位蘇聯軍事專家請來了。一批年輕的文化教員也請來了。
      盡管如此,軍事學院成立之初的教員配備還是比較缺乏。雖然從華東軍政大學選留了一部分教員,后又從機關和地方大專院校招聘了一定數量的知識分子任教員,但仍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劉伯承以他獨有的膽略和氣魄,唯才是舉,從起義投誠和解放過來的原國民黨軍官中,先后篩選起用了600多名舊軍官擔任軍事教員。這些人有的在原國民黨國防部任過職,有的在國民黨陸軍大學執過教,有的擔任過國民黨軍隊的高級將領。
      開始,一些學員對這些舊軍官出身的教員很不服氣,思想怎么也轉不過彎來,有的干脆說:“手下敗將來教打勝仗的,老子不聽那一套?!睘榱俗鐾ㄟ@些學員的思想工作,劉伯承語重心長地說:“‘舊軍官’是他們的過去?,F在,他們改變了立場,為我軍服務,就是我們的老師?!?/span>
      廖耀湘就是其中一個突出例子。一天,劉伯承指名要把正在接受改造的廖耀湘請來講課。劉伯承開門見山地說:“這次,請你來當我們的老師,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講講你在緬甸抗日取得一定成績的‘小部隊戰術’‘森林作戰法’及‘城鎮村落戰斗’;二是講講你對遼沈戰役的體會,實事求是,作戰中,雙方的優缺點都可以講;三是講講你對我軍建設的建議?!泵鎸@位名震中外的常勝將軍,廖耀湘有些誠惶誠恐地說:“劉院長,我恐怕講不好啊?!眲⒉袚]了一下手,說:“放心講吧,這三方面的問題,只有你能講,我們只能當你的學生……”
      劉伯承在組建南京軍事學院時,曾經聘請過一名蘇聯顧問。該顧問比較傲慢,經常指責中方學員不懂軍事。有一次,劉伯承約他談話,談話中用俄語重點闡述了對俄國著名軍事家蘇伏洛夫十大軍事原則的理解。該顧問聽后對劉伯承的學識深感驚訝:“沒想到中國還有人對蘇聯軍事家研究如此深刻!”從此,他再也不品頭論足了。
      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劉伯承留下了390萬字的軍事著作和190萬字的翻譯作品,令人敬佩。

    1959年10月,彭真、羅榮桓、劉伯承、林彪、葉劍英、賀龍(前排左起)等在一起
    ■“編外參謀”心系前線■
      晚年,劉伯承常常憶及的另一件事,就是走邊防。
      1958年的“教條主義風波”之后,劉伯承生活中籠罩著巨大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是可以想見的。但是,劉伯承并沒有消沉。他深信黨的事業、軍隊的事業,如同在長江上航行的船只一樣,不可能完全平直順暢。劉伯承沒有怨言,沒有牢騷,泰然處之。他深信黨和人民是公正的。
      1959年1月19日,67歲的劉伯承攜家眷由南京回到北京。9月,他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戰略小組組長,副組長是徐向前。在一般人眼里,戰略小組組長算是個虛職,可劉伯承不這樣認為,他夙興夜寐地為國防建設特別是戰備工作操勞。
      劉伯承撐著殘弱的病體,深入部隊,深入邊防,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親自動手給中央軍委寫出詳細的考察報告。從世界戰略形勢到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場準備,從一種武器的研制、一條鐵路線的修筑,到每個戰士負荷的減輕,他無不精心擘畫和周密思考,并及時向中央軍委和總參、總政、總后提出建議。
      他常常說,自己是一名“傷殘軍人”,是軍委的“編外參謀”,所提建議僅供軍委和各總部決策時參考。他一再反對人們把他的話當作什么批示,但是,實際上,他的諸多深思熟慮、遠見卓識的建議,總是受到軍委和各總部的重視,在加強國防建設和保衛邊疆的斗爭中起到重要作用。
    ■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當“參謀” ■
      1962年6月,印軍在中印邊境東段越過“麥克馬洪線”,入侵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在西段的中國領土上,非法設立了侵略據點。10月20日,印軍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進犯。
      這天,自衛反擊作戰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同時展開。在東段,實施主要突擊的右翼部隊迅速攻克了槍等、卡龍、扯冬等地;左翼助攻部隊密切配合,相繼攻下沙則、仲昆橋,同時迂回到章多。至當天下午,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后來,我邊防部隊又分兵5路,乘勝追擊,直取達旺。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向加勒萬河谷、紅山頭的入侵印軍實施反擊。激戰1小時,全殲入侵之敵,進而乘勝擴大戰果,掃除了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印軍侵略據點。
      劉伯承在北京看到第一階段作戰的捷報之后,十分高興。他估計印軍不會善罷甘休,而我們的反侵略作戰還可能繼續打下去。
      他打電話給總參,詢問參戰部隊的休整情況,分析印軍的動向,印軍反撲可能使用的兵力,了解戰區的交通狀況,哪些河流能通航等等。
      劉伯承要求總參告訴前線部隊:“通向前面的道路要急速加修。立即組織專人調查所控制地區內的地形、道路和居民點情況,部隊到哪里,哪里的這些情況就要搞清楚、弄準確,重要地理問題不能忽視。這一點搞不好,就等于失去了作戰指揮?!敝匾暤匦魏偷缆穯栴},主要是為了保障運輸暢通和后勤補給及時。因此,他再次關切地指出:“印軍后縮,運輸條件比以前好了,而我們運輸補給要困難些,印軍可能用空軍封鎖我們,應預先作好防護準備?!?/span>
      11月中旬,印軍果然調集了更多的兵力、武器,準備繼續向中國軍隊進攻,并置重點于中印邊境東段。為了遏制中國軍隊的正面反攻,他們在西藏山南地區的西山口一帶作了前重后輕的分段部署,形成了外線較強、側后較弱的配置。這個特點一下子被劉伯承抓住,他指出:“目前敵人的配置,東段敵人兵力重點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上,其特點是:銅頭、錫尾、背緊、腹松……從西北向東南擺成一字長蛇陣對我組織防御。在西山口方向,敵人左翼就是它的肚子,從這里開它,要比砍背容易些?!彼蟛筷牪扇∮鼗匕鼑膽鸱☉獙?,并說:“分進合擊是軍事原則,是一個重要的戰法。正面攻擊和迂回的部隊,遠距離迂回和近距離包圍迂回的部隊,這個方向和那個方向的部隊,步兵和炮兵等等,都要切實協調一致動作?!痹谥笓]上,他特別關照部隊指揮員:“一是道路須順暢,要作專門調查,抓好這一點就抓住了關鍵;二是要統一時間、計劃,還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其實施,對影響部隊開進和運動的各種因素,事先都要作好仔細的考慮;三是各方向的部隊要有獨立作戰能力。這幾點搞好了,分進合擊就有把握?!?/span>
      身在北京,心在前線,劉伯承幾乎把作戰部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想到了,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11月14日至16日,印軍再次發動進攻。
      16日,中國邊防部隊堅決還擊,自衛反擊作戰第二階段的戰斗打響。在東段西山口方向,根據劉伯承“打頭、擊背、剖腹、切尾”的指示,西藏邊防部隊采取鉗制正面,夾擊兩翼和迂回腹背的戰術,一舉形成對入侵印軍的合擊態勢。18日發起總攻,先后攻占了西山口、申隔宗、略馬東、德讓宗、邦迪拉等地;同日晚,在東段的另一方向瓦弄地區,我邊防部隊主力直插印軍縱深,全部拔除設立在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的侵略據點。21日,我邊防部隊逼近了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山南、林芝邊防分隊順勢進攻,很快到達了預定地區。在西段,新疆邊防部隊,拔除了班公湖地區入侵印軍殘存的6個侵略據點,并將印軍趕回到傳統習慣邊界線印方一側。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并自12月1日開始主動回撤至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中國邊防部隊還奉命將作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及其他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并釋放被俘人員。
    ■ 考察日本關東軍地下工事群,尋找蘇日之戰背后的戰場秘密 ■
      對印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后,劉伯承不顧年老多病,又帶人前往東北邊防勘察。
      1964年7月4日,劉伯承帶領幾名參謀人員先到沈陽,然后經吉林省延邊朝鮮自治州北上,到達牡丹江市,接見了黑龍江省委和公安縱隊負責人,乘船巡視了鏡泊湖周圍的地形,參觀了一個軍工廠。

    1964年7月24日,劉伯承(前左一)在海拉爾市察看當年日本關東軍修筑的地下工事群
      7月16日,劉伯承由嫩江赴哈爾濱。在哈爾濱,他聽取了黑龍江省軍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詳細觀看了省軍區的農、林、漁場分布形勢圖。
      回到住地,劉伯承結合邊防情況進行了分析,然后向隨行參謀提出:“你們研究一下,若是像新疆那樣在這里也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按照黑龍江邊境地區現有農場數目,在實際需要上夠不夠,哪些地區是戰略要點,如何建設生產兵團,讓沈陽軍區考慮請他們最近提出意見來?!?/span>
      20日,劉伯承繼續北上,途經齊齊哈爾市,視察了兩個軍工廠。在觀看試制的火炮、炮彈圖樣和實物樣品時,他說:現代戰爭機動性很重要,我們既要生產大口徑的火炮,同時也要研究和生產輕便的、便于機動的、多種用途的火炮和炮彈,適用于山地、叢林作戰,拆卸靈便,能打空中飛機、海上的輕型艦艇、陸地上的坦克和碉堡。
      幾天后,劉伯承到達了他東北之行的最后一站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在市郊北山,他認真察看了當年日本關東軍修筑的地下工事群。他先是結合周圍地形,詳細研究了工事外部的結構和體系,然后下到工事里邊,對其內部結構,包括進出口通道、射界范圍、離地高度、抗擊能力,以及容量、厚度、生活衛生設施等,都一一作了細致的觀察。由于天氣酷熱,坑道內潮濕、霉爛、臭味撲鼻,加之整整一個上午沒有休息,鉆出工事時,隨行人員都汗流浹背,疲憊不堪,可他卻始終興致盎然。一出工事,他就對海拉爾軍分區負責人說:
      “聽說蘇軍在這里進攻時,日本人死了不少,許多人是死在洞里的,蘇軍是怎樣打下來的,日軍是怎樣被殲滅的?聽說蘇軍最后是用了水淹法才解決問題的,把實際情況弄清楚,調查研究后向軍委寫個報告?!?/span>
      他還對隨行的參謀說:“我看了地下工事,又研究了日本軍隊當時總體布局。日本在滿洲里、海拉爾這個方向上,可能是個師團,以滿洲里為前線陣地,布置有一個大隊或者一個聯隊,海拉爾附近地域內基本陣地,布置有一個聯隊,預備隊為一個聯隊。在海拉爾北山構筑了地下和地面相結合的碉堡工事,東面可能是彈藥庫,西面是指揮部,方向對著滿洲里,這樣的部署,可以研究參考?!?/span>
      29日,劉伯承返回哈爾濱。在25天的行程中,劉伯承和當地黨、政、軍的領導干部進行磋商,就邊防建設、戰備工作、軍事訓練、武器制造、工事構筑等問題提出了切合實際的非常明確的意見,為中共中央軍委、總部制定戰略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不幸的是,在結束這次視察活動后,他的眼疾加重,眼壓又高達70多度,最后被確診為青光眼急性發作,不得不專車返京,住進醫院治療。
    ■從下雪考慮到國防和人民生活■
      晚年,劉伯承病魔纏身,備受折磨。這一切,自然為他的許許多多的老戰友、老部下所牽掛。
      1965年春節,原八路軍129師的幾位參謀——王樂天、李炳輝、王南、衛壘、廖開芬和機要秘書廖家眠等,在鐘澤民的邀集下,到劉伯承家拜年。兩間房大小的客廳,擺著兩套帶補丁的淺藍色布套的舊沙發和幾把椅子,房角放著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腿藗兊仍诳蛷d里,劉伯承被一名戰士攙扶著走出來。他的視力衰退更嚴重了,大家心里不禁為之一怔,發出“廉頗老矣”的感嘆!
      汪榮華好像寬慰大家似的笑著說:“斗大的字還可以認出來,衣服的顏色還可以分辨?!?/span>
      劉伯承元帥還是那么樸素、熱情、平易近人。他戴一頂舊毛線帽,身穿一套舊棉軍衣,面容清癯,但精神很好。他非常興奮、愉快地和大家一一握手,認真聆聽每一個人的聲音,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名字,指出誰是哪一個科的參謀,當時的科長是誰。
      當時,鐘澤民帶上了在北海艦隊當航空兵回北京探視的大兒子,劉伯承拍著他的肩頭,分外感慨地說:“當時你們參加革命時,也才十幾歲,也是這么高的青年?,F在,你們的娃娃都這么大了,我們怎么能不老??!”他讓夫人汪榮華趕快把別人送給他的浙江溫州蜜橘弄一大盤來招待大家。

    在與大家閑談中,話題轉到最近下的幾場大雪,他轉過身來問鐘澤民:“你是從四川來的,這幾場大雪下得好,瑞雪兆豐年嘛!但西藏同四川不同,那里是大雪山,交通困難。那里的人民是拾牛糞當柴燒的,這樣大的雪,拾牛糞就困難了。你是否知道西藏近幾年搞出煤了沒有?萬一國家有事,軍隊要保衛邊防,是不能只靠牛糞燒飯的,沒有煤炭怎么行?”

    鐘澤民不大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考慮一下說:“胥光義同志過去負責過進藏支前工作,現在在地質部工作,可能了解這個問題,我回去后立即向他轉達?!眲⒉袧M意地點了點頭。

    看到老元帥能從下雪考慮到國防和人民生活兩件大事,在場的人既深受教育,又感慨不已。然而,此時備受病痛折磨的劉伯承,還遭遇著已經降臨的政治風暴的無情摧殘。

    1966年5月,中共中央軍委戰略小組辦公室被撤銷,戰略小組也徒有虛名。

    從此,劉伯承不再有實質性的工作可做,完全處于賦閑狀態。但是,他依然把國防建設,部隊的戰備訓練,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掛在心上。他以殘弱多病的身體,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協助和支持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等元帥的工作,忠心耿耿,一如既往。
    ■安慰逆境中的聶榮臻■
      1966年秋,劉伯承不堪忍受城里住所周圍造反聲浪的干擾,搬到京郊西山住下。不久,葉劍英和聶榮臻也搬到這里。陳毅、徐向前經常來看他們。于是,5位元帥在西山時有會晤,一起談論“文化大革命”的形勢,商討保持軍隊穩定的辦法。
      這年12月12日,傳來了吳玉章逝世的消息。劉伯承聽后萬分悲痛。吳玉章是老同盟會員,也是劉伯承參加革命的引路人,兩人是師生加戰友的雙重關系。吳玉章的去世,對體弱多病的劉伯承又是沉重的一擊。
      1967年1月6日,以王洪文為首的上海造反派,在張春橋、姚文元的陰謀策劃與指揮下,篡奪了上海市黨政大權。一時間,“一月革命”引發的奪權風暴在全國各地驟然刮起。
      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徐向前、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和劉伯承又聚在一起談到深夜。他們一致認為:軍隊決不能被奪權。軍隊必須保持穩定。解決這個問題已是刻不容緩。在非常時期要使用非常手段,必須搞出幾條命令才行。應明確規定不能沖擊軍事機關,不準隨意揪斗各級領導干部,不準成立所謂的戰斗組織等。
      2月中旬,譚震林、陳毅、葉劍英、徐向前和李先念等人,由于對“文化大革命”許多錯誤做法強烈不滿,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上,與江青等人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江青等蓄意歪曲事實真相,顛倒黑白,將陳毅、葉劍英、徐向前等人的抗爭誣蔑為“二月逆流”,隨即發動了一連串的批斗與圍攻。
      不久,聶榮臻病倒了,住進了301醫院。正在301醫院治眼疾的劉伯承聞訊,不顧左眼已近失明,摸索著來到聶榮臻的病房。他緊緊地握住聶榮臻的手,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劉伯承和聶榮臻同是四川人,早年同在上海,后轉到中央蘇區,又共同參加長征。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兩人情同手足。想到這些,劉伯承不禁感慨萬千。良久,他才說出一句:“老兄,你受苦了?!?/span>
      這在平常情況下只是普通的一句安慰話,可在那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它的意義和力量卻顯得那么不平常。
      事過多年,聶榮臻回憶這一情景時還滿懷感激地說:“當時我身處逆境,老戰友的這種安慰是多么珍貴??!”
    ■一封長信■
      不久,由于眼疾加重,經周恩來批準,劉伯承離開了政治熱浪襲人的北京,前往濟南治療。
      后來濟南社會秩序混亂,住地很不安寧,劉伯承又先后轉赴南京、上海治療。治療期間,劉伯承常常對前來看望的部隊領導干部說,軍隊一定要保持穩定,一定要防止過火行動,內部要團結,不要出亂子。他還用歷史上內憂外患的事例反復強調:內憂與外患總是聯系著的,沒有內憂,必無外患;如有內憂,終有外患。最要緊的是內部要團結一致,時刻警惕敵人鉆空子,在混亂中搞垮我們。
      1969年10月18日,劉伯承被通知疏散到武漢。10月20日,他處理了文件資料后始去武漢,后又轉赴上海。在上海,他繼續治療視力極其微弱的左眼。

    1970年5月,劉伯承創建的南京軍事學院、北京高等軍事學院與政治學院、后勤學院合并,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校址設在高等軍事學院。

    得知這個消息后,劉伯承決定把自己珍藏的2000多冊軍事理論圖書,送給軍政大學圖書館。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劉伯承對前去探望他的軍政大學校長蕭克說:“我現在年紀大了,眼睛也不行了。這些教材和圖書留給你們,希望你們把學校辦好!”

    “九一三”事件以后,中共中央撤銷了由林彪死黨黃永勝等人把持的軍委辦事組,成立了由葉劍英主持的軍委辦公會議,負責軍委日常工作。

    1972年2月,劉伯承給葉劍英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期間,我的身體漸趨不好。但是,從關心黨的事業,關心軍隊建設出發,凡是他們愿意問我的,或者我想到了的問題,我都以參謀的身份向他們提出來。當然,我的那些意見,都是些老經驗、老生常談的東西,不一定適合新的情況,而他們基本上是聽了算了,很少回過話?,F在我是個老弱病殘的人了,又總是休息不好,精力很差。對這次軍委擴大會議,也想盡一份力量。但是,力不從心,難能給你們當個參謀了……為了給會議研究問題提供點資料素材,我請作戰部的同志,把我1960年以來說過的一些話(限于精力和時間未加校對),把那些‘古董貨’翻出來,作為一孔之見,即送你們一份,供研究參考?!?/span>

    劉伯承呈送給中共中央軍委的材料,包括他對軍事訓練、院校建設、參謀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對??者叿澜ㄔO、國防戰備工事構筑,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戰略方針和作戰指導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些深謀遠慮的戰略判斷和經驗之談,是劉伯承幾十年軍事生涯的結晶,也是他向黨、向人民所作出的最后一次奉獻。
      葉劍英指示總參謀部,將劉伯承自1960年以來的講話匯集起來,印發軍委各總部、北京軍區及各有關部門參照執行。
      1972年,劉伯承的左眼也失明了,健康狀況更趨惡化,不得不住院進行長期治療。中央對劉伯承的身體狀況十分關心,周恩來曾3次親臨醫院探視,醫護人員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效果仍然不明顯。
      毛澤東得知后親自過問,周恩來迅速作出“劉帥的病要以養為主”的指示。然而,由于劉伯承年事已高,殘弱多病的身體終不能復原而長期臥床不起。
      劉伯承逝世的時候,鄧小平率全家最先來到劉伯承的靈堂,向劉伯承深深地三鞠躬,親自主持了追悼會;胡耀邦致悼詞。鄧小平撰寫《悼伯承》一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在文中,鄧小平深情地說:“伯承久病,終于不治。我和他長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辭世,使我至為悲痛?!薄?/span>


    友情鏈接

    鄭州擎天近代中國研究國家檔案局國史網求是網鳳凰網國際在線中國青年網共產黨員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網河南黨史方志網

    黨史博覽雜志社主辦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黨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黨史博覽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豫ICP備18012056號-1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button id="qeomk"></button>
  • <input id="qeomk"><legend id="qeomk"></legend></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