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一直把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但由于歷史原因國家統一仍未完成。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鄧小平恢復了領導職務。他領導全黨進行撥亂反正,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地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經過這次全會,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鄧小平始終心系祖國統一大業,為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傾注了大量心血。為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鄧小平堅持從歷史和現實出發創造性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并利用會見外賓的機會多次闡述這一構想。
1978年,在中美建交談判期間,鄧小平一系列的講話表達了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最初構想。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在接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時指出:“在實現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是鄧小平首次明確提出“一國兩制”構想。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揚力宇時,開門見山地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并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政府以“一國兩制”方針實現國家的統一。1984年2月22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代表團時,把“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上升到“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理論高度來加以闡述,使中國和平統一的方針,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構想。
在“一國兩制”思想指引下,中國先后就香港、澳門問題與英、葡兩國進行談判,最終使兩地先后回歸祖國,書寫了祖國統一的精彩篇章。鄧小平提出用“一國兩制”辦法解決祖國統一問題,超越了制度形態對國家統一問題的制約,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整合全民族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開辟了新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圖為鄧小平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政府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同時發表聯合公報,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關系。在中美建交的同日,美國宣布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系。圖為1979年初鄧小平應美國總統卡特的邀請抵達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1981年10月,鄧小平在出席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大會時,與黃興之女黃德華、女婿薛君度及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親切交談
1983年6月,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全面闡述了用“一國兩制”方針實現祖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設想
1984年2月22日,鄧小平會見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阿穆斯.喬丹率領的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中心代表團
“一國兩制”構想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圖為1984年12月,鄧小平同前來出席中英兩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字儀式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親切會談
1984年,鄧小平會見來訪的美國總統里根,指出:中美關系的主要障礙是臺灣問題
1987年4月13日,鄧小平出席中國和葡萄牙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簽字儀式。圖為鄧小平與葡萄牙總理席爾瓦舉杯慶賀